徐家的亲家姓殷,一个不大不小的村子,有个百来户人。
  殷家提前嫁闺女,差点儿带坏了一个村子的名声。
  还好徐家也愿意,这件事解决还算圆满。
  殷明月怀着复杂的心情拜别娘家人。
  头不回,泪未洒,欢喜地坐在小毛驴上被徐麦冬接走。
  殷明月的娘是真心哭,她嫂子可就不一定了。
  叶青竹看了眼殷家的人,心中有数。
  两家住的最近,平日打交道也多一些。
  村里有个胡美芝就够了,佟广海也被扔到不知哪个犄角旮旯。
  以前跟他没关系,现在可不是那回事了。
  迎亲的一路很顺利,踩着吉时进门拜堂。
  叶青竹这位年轻的村长,被侯老爷子拉过去坐在一桌。
  他知道侯爷爷是为了他好。
  村里人还是会把他当成叶家的孤儿长兄,一个寻常小伙子而已。
  在叶青竹看来,他没啥立威的必要。
  大湾村本来就偏僻,充足的水源和田地、荒地、山头。
  基本上没有需要跟其他村子争夺资源的地方。
  也就是每年春种秋收、添丁进口,他给里正帮把手的事。
  至于谁家两口子吵架,谁家姑嫂不和的,在哪儿都有。
  想明白这些,好像跟他当一个乞丐头子没啥本质差别。
  侯老爷子给他搭台子,他不能不知好歹。
  连个犹豫都没有,顺势就笑着坐在主桌。
  不过他说自己年龄小,请村里的老人坐在上首。
  村里人虽然也是抽空过来贺喜,但是谁都带着眼睛呢。
  昨日陈家也是一样的婚宴,咋就没这么一出?
  心里稍微这么一合计,那肯定是徐家在背后搞的呗。
  这个徐祥两口子,看着老实巴交的,实际上心眼儿也不少啊。
  请村里这几个老头出面,谁也不敢说啥。
  更何况人家叶青竹确实是村长。
  这头巴结了村长,那头踩了陈家一脚。
  嘶~没听说两家有什么疙瘩呀……
  堂远和柳承他们则是跟村里年轻人一桌。
  堂远反应快人机灵,扫一眼大哥那边,就知道自己该如何做。
  聚拢人心嘛,在座的这几个跟大哥年纪相仿。
  尤其是侯照续,侯老爷子的长子长孙,跟堂远心照不宣。
  柳承敛目沉思一会儿,徐家办喜事,却背后送他们一份大礼。
  那日在山上,三哥说的有道理。
  乱世的衙门,不是什么好地方。
  谁也不知,年底的时候这个天下是否能太平下来。
  更不知燕国的国主胜算有几分。
  如此,他愿意去衙门当差。
  那么现在要解决的,就是大哥的地位问题。
  徐家跟侯家帮他们打开口子,接下来就靠他们自己经营了。
  饭都吃到一半,叶青竹才发现两个弟弟异常活跃。
  堂远跟柳承搭配在一起,一个能言善道,另一个沉稳补漏。
  侯照续回家的时候跟爷爷感叹,叶家的几个兄弟,既聪明又一条心。
  侯老爷子算是个乡下的睿智老头。
  一家子和睦,是他的成就。
  这个大孙子尤其得他欢心。
  徐麦冬带着人迎亲出发后,徐祥两口子就一起上门过来请他。
  日子都是定好的,到了时辰,打发人过来叫一嗓子就是。
  没想到这两口子是要跟他说叶青竹的事。
  大湾村没有村长已经好些年了,一直就这么凑合过着。
  主要也是没啥大不了的事。
  村子里适龄的青年,都有这样那样的不足。
  而他已经老了,也没那个心力。
  安排十五岁的叶青竹做村长,也是他所没想到的。
  不过他看,叶家小子是个心里有章程的孩子。
  徐家想借机,请他出面卖叶青竹一个好,他能理解。
  “今日事出突然,换了别人一定会慌乱。
  叶家这个小子,心里都有呢,就差一个好时机。”
  侯照续:“爷,我看,他们家就没一个省油的灯。
  叶三刚开始反应挺快,不过差点玩砸。”
  侯老爷子:“嗯?怎么说?”
  侯照续道:“叶堂远虽然把小心思藏起来,在跟我们称兄道弟,但是大家干啥去的?
  麦冬大喜的日子,他去拉拢我们几个,有点急了。
  后来叶柳承应该是琢磨过味儿来。
  这两个加一块,密不透风。”
  侯老爷子:“大孙子啊,这回你还觉得自己个儿,是大湾脑袋瓜最灵的后生吗?”
  侯照续的脸在油灯下有点微红。
  “爷,你教的都对,天外有天,山外有山。
  我还是太年轻,见识太少了。”
  “嗯,你记住了,不管什么时候,都别亮干净自己的底儿。
  猴腾那小子不是总往叶家跑吗?你们堂兄弟也是兄弟,好好带他。”
  “哎,放心吧爷,这点小事不用你叮嘱。
  早点睡吧,累了两天了。”
  侯家爷孙的谈话,家里人都不知道。
  同样的,叶家兄妹七个坐在院子里纳凉,自然也说起了今天的事儿。
  菱角和盼儿在帮忙干活,人多嘈杂,没注意大哥那边的情况。
  听他们一说起,俩人才恍然大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