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家虽然小,可她这十几年,还是置办了不少东西。
  人都说,破家值万贯,还真没说错。
  也不知道自已这一去,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。
  她拿着背篓,背了一点粮食,还有之前从城里上山的时候,捡的那些金银。
  出门在外,总归是要钱的。
  想了想,还是把那五把枪给放在了这里。
  就这么背着剑,背着背篓行李就下山了。
  城门也已经修好了,门口还站着很多背枪的人,她知道,这山下的人都喊他们为二狗子。
  是投靠了倭人的汉奸。
  每一个进城的人都要查一下。
  需要那个叫做良民证的东西。
  她在山上住了十几年,哪儿来的良民证嘛。
  看来,白天是进不去了,只能晚上再进去了。
  第130章 城里一日游
  找了一个地方坐着。
  准备静静的等着天黑。
  可偏偏,她想静静,有些人不让她静静。
  “哟西,花姑娘滴!”
  陶十三抬头一看,又是几个讨厌的倭人。
  她这边离城门不是很远,排队进城的人,都朝着这边看。
  她的神识覆盖之下,自然看到了人们神色各异。
  有麻木的,有不忍的……
  各种各样的都有。
  还有好几个汉子,已经捏起了拳头。
  可无奈双拳难敌四手,倭人手里面有枪杆子。
  他们也只能无奈的把拳头松开。
  “滚!”
  她还要进城,自然不想惹得太麻烦,要不然,她也不会找个地方蹲着,准备晚上偷摸着进去了。
  可现在麻烦找上门,她这人吧,最不怕的就是麻烦了。
  “八嘎!”
  这句话她听得懂,这是在骂她呢!
  真是老虎不发威,真当她是病猫吗。
  所有人都没看清楚,她是怎么动的,她面前举着枪的几个倭人脖子一下就冒出了血来。
  整个场面安静了一瞬,然后看热闹的人群就开始四散开去。
  城门口的倭人也很快反应过来,不过手里刚举起枪对着陶十三,脖子就出现了一条红痕,不过一瞬,就倒地不起了。
  “废物!”
  老祖她,怎么可能会让自已陷入被动。
  不动手则已,一动手,那敌人全都给我死!
  不过一个照面,城门口的倭人都直接领了盒饭。
  现在也没人拦着查看什么良民证了。
  城门大大的开着。
  城里的倭人对于城门口的事情一点都不知情。
  毕竟,这些倭人,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,就已经领盒饭了。
  骂完之后,老祖就开始“舔包”了。
  这些枪她虽然用不着,在这个时候可是好东西,放着总归是不会错的。
  捡不完,根本捡不完。
  伪装着,推着车准备进城的一个抗日小分队,刚走到这里,就看到满地的倭人尸体,可他们在路上也没听到这里有枪响啊。
  再一看,陶十三背着一个背篓,身边堆满了枪支,活像是进货的一样。
  除了三八大盖,还有一挺机枪。
  “姑娘?”
  陶十三转头,“有事儿?”
  “这些倭人都是你放倒的?”
  “嗯,有问题?”
  何洋:……
  没问题,根本没问题。
  对着她竖了个大拇指,“好样的,不过你干掉了倭人守门的,城里的大部队很快就会来了,你得走了!”
  走?
  那是不可能的。
  她还要进城呢!
  就是这堆战利品有些不好搞,眼神转向面前质朴的五人。
  “你们是打倭人的组织吧,这些枪你们要不?”
  要不要枪?
  何洋以为自已听错了。
  可是看她一脸认真,他才知道自已没听错。
  这可是枪!
  怎么可能不想要。
  他们现在缺的就是这个。
  “你真的愿意给我?”
  “给你,反正我拿着也没用。”
  还耽误她进城。
  再说了,她刚刚用神识看了一下城里,那里面有个仓库,东西更多,她想要多少没有。
  “那真是太感谢你了,同志,你叫什么,回头我们一定好好感谢你!”
  “陶十三,要就赶紧搬走,等会要来人了。”
  城门的动乱,虽然没有枪响,可刚才门口还有这么多人看热闹,难保没有去通风报信的。
  何洋也明白,这里不是唠嗑的地方。
  “陶同志,我们在张家凹子,以后有机会,你一定要来找我。”
  这可是个能人,不用枪就一个人把城门口的倭人给杀死了,一看就是高手。
  拉拢到队伍里,这对他们来说,也是一个利器。
  “行,你们进城是干啥的?”
  陶十三记下这个地方了,回头她弄到枪了,也能有地方送,送给他们,总比在山洞落灰来得好。
  “进城打探点消息,顺便弄点粮食。”
  何洋摸了摸脑袋。
  其实他平时不会对着一个陌生人说这话,毕竟,这是很危险的行为。
  可面对陶十三的时候,他还是不由自主的说了出来。
  他也不知道为什么,但是他知道,这不是因为这批枪支。
  心里有点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