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飞艇的引路下,近乎疯狂地急行军。
  所以,在大规模俄军逃回到陆地上的时候,也正是中国军队第一师追上的时候。
  战斗,再一次爆发。
  只不过,此时逃窜的俄军,已经失去了组织度了,甚至弹药也没有多少了。
  而且,士气也几乎毁了。
  先是遭遇了包围战,而后又遇到了江面上的屠杀,此时只想着逃跑。
  中国军队不断追杀,追杀。
  ……
  天亮了!
  枪声继续响起,但是已经非常稀疏了。
  中国军队第一师,在上百里的东北平原上,疯狂追杀着最后逃窜的俄军。
  但……不管如何。
  这两万俄军主力,已经可以算是全军覆灭了。
  这一场夜战,前所未有之大胜。
  在海军和陆军的配合下,完成了两万人的歼灭战。
  但是,中国军队的统帅部,根本来不及庆祝!
  几乎天刚刚开始亮,新的战斗就爆发了。
  如今的俄军,就剩下一万人在瑷珲城防线了。
  苏曳还有近四万军队,完全是以逸待劳的。
  朝阳升起的时候,这四万军队就开始行动了。
  但,不是直接强攻这个防线,而是进行包围。
  昨夜参加突袭的军队,第一师依旧在北边猎杀,剩下的三个师,稍稍休息之后,也立刻要加入包围之中。
  超过七万的中国军队,对一万俄军防线进行了全面的,彻底的包围。
  紧接着,中国的海军完成了战斗任务之后,开始南下,在足够安全的距离内,将炮口对准了瑷珲城。
  ……
  瑷珲城内!
  俄国远征军主帅和东西伯利亚的总督,静静无言。
  两人站在最高处,望着外面。
  天亮了,看清楚了。
  中国军队依旧在狂奔,依旧在完成大包围圈。
  天上的飞艇,依旧在空中引路。
  “接下来,欧洲必须要大规模制造飞艇,我国也要大规模制造飞艇,否则真的是太被动了。”远征军主帅道。
  东西伯利亚总督叹息一声道:“这一战,输了。”
  远征军主帅双眼通红,近乎麻木地望着眼前的这一切。
  是啊,输了!
  如果从宣战开始算的话,这一战持续了整整一年多。
  如果从双方真正开打算的话,也整整打了半年。
  现在,结果出来了。
  竟然输得这么惨。
  “我们都回不去圣彼得堡了。”远征军主帅道:“回去,大概也会被捕吧。”
  “无法想象,这一场战败的消息传到欧洲之后,会引发何等之轰动。”
  “这是中国军队,第一次击败外国军队,为何偏偏是我们?就算它要崛起,为何偏偏是踩着我们的脑袋崛起的?”
  东西伯利亚总督道:“将军,还是考虑接下来的问题吧,要不要投降。”
  是啊。
  要不要投降?
  赢,肯定是赢不了了。
  但是选择死战到底,成全军人的荣耀。
  还是选择投降活命。
  “谈吧,谈判停战吧。”
  ……
  接下来,俄国派来了使者,谈判停战条件。
  俄方的条件是,中国军队打开包围圈,放俄国军队离开。
  而俄国军队,愿意放弃火炮,集体撤出中国的境内,返回布拉戈维申斯克。
  双反停战。
  真是天大的玩笑。
  苏曳从来都没有承认瑷珲条约和《清俄北京条约》。
  所以,所谓的布拉戈维申斯克也根本不是俄国的土地,而是中国的海兰泡。
  苏曳的条件,放下武器,无条件投降,全部俘虏。
  双方一边谈判,中国军队所有的动作都没有停顿,依旧在完善包围圈。
  而此时,南方的土地上。
  不计其数的马车,牛车,源源不断地北上。
  运来了不计其数的弹药,粮食和补给物资。
  中国方面,完全没有结束战争的意思。
  而双方注定是谈不拢的。
  俄国人最后给出的条件是,一万俄军愿意撤出争议领土。
  也就是说,他们不坚持撤退到海兰泡了,而是直接撤退到西伯利亚。
  然后,东西伯利亚总督愿意和苏曳签署停战协定。
  苏曳,依旧拒绝。
  他的条件依旧没有变,俄国军队无条件投降,全部被俘虏。
  最终,谈判失败!
  两日之后,得到充分补给的中国军队,再一次发动了进攻。
  ……
  见鬼的是,这一次中国军队又打得很保守了,尽量减少己方军队的伤亡。
  一点都不冒进。
  那天晚上,苏曳你打得这么冒险,这么疯狂。
  结果现在,又这么保守。
  在这种拥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之下,哪怕是打得如此保守,推进速度也非常快。
  俄国军队的阵地,不断丢失。
  中国军队,不断推进。
  双方的火力,已经悬殊到了极致。
  几日之后!
  俄军的外围阵地,几乎全部丢了。
  仅剩的军队,全部龟缩在瑷珲城内。
  这座城市已经修建了一百多年了,有坚固的城墙,周长两千五百米,最高处的魁星楼二十米左右。
  此时,城内的俄军只有五千左右。
  苏曳来到阵前,用望远镜看着这座城池。
  “王爷,俄军主帅非常顽固,依旧不愿意投降,大概是想着我们投鼠忌器吧,这是我们在北边最大的城池,一旦摧毁了,想要重建的难度太高了。”
  苏曳缓缓道:“奕山。”
  前黑龙江将军奕山出列,跪下道:“奴才在。”
  苏曳微微皱眉,你是爱新觉罗,面对我这个外姓郡王,自称什么奴才?
  瑷珲条约,就是此人在瑷珲城内和俄国的东西伯利亚总督签署的。
  “你觉得瑷珲城毁掉了,可惜吗?”苏曳问道。
  “不可惜。”奕山道:“只要有王爷在,只要英勇的军队在,我们就不需要瑷珲城,我们的军队到哪里,长城就在哪里。海兰泡往北,往北,往北,都是我们的防线。”
  “区区一个瑷珲城,完全不足惜。”
  苏曳一声叹息。
  这个回答,听上去何等之威风,何等之英明圣武,何等之勇敢睿智。
  哪里像是奕山说出口的啊。
  但也不妨碍他签下了《广州条约》、《瑷珲条约》等丧权辱国之条约。
  有什么样的统治者,就有什么样的臣子。